找35电镀网

镀铜的工艺介绍,中国镀铜技术的发展史

admin

    一、镀铜的工艺介绍
    镀铜层呈粉红色﹐质柔软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﹑导电性和导热性﹐易于抛光﹐经适当的化学处理可得古铜色﹑铜绿色﹑黑色和本色等装饰色彩。镀铜易在空气中失去光泽﹐与三氧化碳或氯化物作用﹐表面生成一层碱式碳酸铜或氯化铜膜层﹐受到硫化物的作用会生成棕色或黑色硫化铜﹐因此﹐做为装饰性的镀铜层需在表面涂覆有机覆盖层。
 
    镀铜也是一个大镀种,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工艺是碱性光亮铜、焦磷酸光亮铜和酸性光亮铜。前两者多用作钢铁制品和锌压铸件的底镀层;后者用作高装饰性电镀的中间厚镀层,由于它光亮、整平性能好,加之镀层价格较低,不仅用量大,而且极为普遍。
 
    近十年来我国酸性、光亮铜工艺一直为日本的大和210占去很大份额,由于它低DK区整平光亮度很好,又稳定。所以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,浙江的温州、宁波、义乌、江苏的苏州、昆山一带应用十分普遍。其次是Atotech的510工艺。
 
    二、中国镀铜技术的发展史
 
    但是我国电镀工作者秦宝兴等人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发的“宽温度M、N酸性光亮铜工艺”在国内,乃至广东省仍有很大的市场。早期以浙江黄光化学厂为代表制造了许多酸铜中间体如:SP、M、N、TPS等。这些化合物,有共同的-S-S-,-C-S-,美国的PMC公司几年前进入我国市场并非提供多种酸铜中间体,德国的Dillenberg公司亦有许多酸铜中间体,甚至开发了无染料的酸性铜工艺。
 
    实践证明,日本大和的210,Atotech的510是电镀工厂公认的好品牌,今年日本著名的EBARA-Udylite公司,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、品质上乘的多种产品,进入我国,由上海诺博化工有限公司总代理的CU-BRITEUP-33(×4)4倍酸铜浓缩,光亮剂系该公司第九代产品。半年来在江、浙已发展了50多家工厂应用,普遍认为铜层整平性很高,无针孔、麻点。
 
    当前许多研究者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针孔、小麻渣问题;解决整平性、光亮度进一步向更低DK的延伸,寻求国内外更新的染料及其复配技术。开发单体性能更为优秀的酸性光亮铜中间体,这些学者、企业家均在为同一目标:打造民族品牌而战。目前在上海、广东、武汉均取得新的进展,深信不久会赶上甚至超过现在210的技术水平。碱性氰化光亮铜开发研究者较少,M&T2号氰化光亮铜或类似配方和工艺的国产光亮剂用得较多。武汉材保所有开发应用近10年的BC-98(老型号BC-93),由于它低DK亮度好、镀层韧性极佳,深受用户欢迎。

    2005年开始,佛山万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酸铜光亮剂也开始面试,通过16年的完善,万鑫的产品也跟上的国际的品质,价格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势。

说点什么吧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