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,世界制造业与加工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,电镀技术不仅仅在传统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;在高新技术产业,如现代电子技术,微电子技术,通讯技术及产品制造上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。


镀铜也是一个大镀种,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工艺是碱性光亮铜、焦磷酸光亮铜和酸性光亮铜。前两者多用作钢铁制品和锌压铸件的底镀层;后者用作高装饰性电镀的中间厚镀层,由于它光亮、整平性能好,加之镀层价格较低,不仅用量大,而且极为普遍。
近十年来我国酸性光亮铜工艺一直为日本的大和210占去很大份额,由于它低DK区整平光亮度很好,又稳定。所以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,浙江的温州、宁波、义乌、江苏的苏州、昆山一带应用十分普遍。
当前许多研究者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针孔、小麻渣问题;解决整平性、光亮度进一步向更低DK的延伸,寻求国内外更新的染料及其复配技术。开发单体性能更为优秀的酸性光亮铜中间体,这些学者、企业家均在为同一目标:打造民族品牌而战。目前在上海、广东、武汉均取得新的进展,深信不久会赶上甚至超过现在210的技术水平。碱性氰化光亮铜开发研究者较少,M&T2号氰化光亮铜或类似配方和工艺的国产光亮剂用得较多。武汉材保所有开发应用近10年的BC-98(老型号BC-93),由于它低DK亮度好、镀层韧性极佳,深受用户欢迎。
所谓新工艺,是相对老的、旧的、传统的工艺而言的。比如现在已经流行开来的碱性锌酸盐镀锌,在二十世纪七、八十年代是新工艺,现在已经不算新工艺。新工艺是指从工艺配方到操作条件、工艺流程等整个工艺都有所创新的不同于原有工艺的新的工艺体系。而对添加剂、光亮剂的改进,在老工艺中应用一个新的光亮剂,都只能说是一个新产品,不能说是一个新工艺。对电镀工艺来说,是以主盐和配位体为特征的体系。一个新的工艺,往往是采用了一种新的主盐,或者新的络合物。以镀铜为例,传统是氰化物镀铜,是以络合物为特征的。有了酸性光亮镀铜后,用的是硫酸铜和硫酸体系,加上光亮剂这种新产品,还要加上阴极移动装置,这就是酸性光亮镀铜新工艺。还有焦磷酸盐镀铜、HEDP镀铜等,相对氰化物镀铜就都是新工艺。如果开发出用硫酸铜作主盐的碱性高分散能力的镀铜,也是一种新工艺。
相关标签:
版权声明:本文发布于找35电镀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